|
善哉行 其二 / 作者:曹操 |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
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窮,瑯邪傾側左。
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
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愿何時隨?此嘆亦難處。
今我將何照于光曜?釋銜不如雨。
|
|
善哉行 其二解釋: 詩詞《善哉行其二》是魏晉時期曹操所作。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自憐貧瘠、受苦孤寂的心情,以及對于自己能否有所成就的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善哉行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
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窮,瑯邪傾側左。
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
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愿何時隨?此嘆亦難處。
今我將何照于光曜?釋銜不如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曹操對自己境遇的自憐和苦悶之情。他自認為自己的身世貧瘠,從小就遭受孤苦。他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沒有聽到過高人的教誨。他的困境如同被撕裂的布匹,只能依賴自己的思考。盡管他懷有一份單純的志向,但在那個時候,他能有多大的成就呢?守著貧窮的人注定貧賤,他悲傷地流淚如雨。他淚流滿面地悲嘆,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生存的機會。他渴望在天窮的時候,能夠傾側左邊的瑯邪(即指東方),以表達自己的忠誠之心,欣然追隨公義而歸屬于楚國。他的心情激動得無法言表,抱有的情感無法表達。眾人看待他行事的方式,卻不了解他內心的苦衷。他希望能夠何時跟隨公義,但這樣的嘆息也難以找到出口。現在,他將如何照亮自己的光輝?放棄權位與榮耀,只如同雨水一般自由自在。
賞析:
這首詩詞反映了曹操在早年的貧困和孤獨中的苦悶心情。詩中表達了他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成就的渴望,同時也表現出一種對忠誠與公義的向往。曹操自憐身世貧瘠,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指導,但他內心懷有一份單純的志向,希望能夠在逆境中有所作為。他對貧窮和困境的感嘆,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沮喪與無奈,都通過淚水和悲嘆表達出來。他渴望得到機會,展示自己的忠誠和才能,但又感到無從表達和證明。整首詩以個人內心的矛盾和掙扎為主題,展現了一個才華橫溢卻命運不濟的人的心境和思考。曹操在這首詩中抒發了對自己貧窮和孤苦的自憐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己能否有所作為的思考和渴望。他渴望能夠得到機會展示自己的忠誠和才能,但又感到無法得到認可和理解。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而深沉,通過凄涼的意象和流露出的情感,揭示了曹操內心的掙扎和對未來的迷茫。它展現了一個人在逆境中尋求突破的渴望和對于命運的無奈。曹操的詩詞表達了他的獨特感受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士人的普遍困境和內心的吶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善哉行其二》通過曹操個人的心境抒發了對貧窮和孤苦的自憐和無奈,以及對于自己能否有所作為的思考和渴望。它展示了一個才華橫溢卻命運不濟的人的內心掙扎和對未來的迷茫,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士人的普遍困境和內心的吶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