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曾詩 / 作者:譚嗣同 |
死生流轉不相值,天地翻時忽一逢。
且喜無情成解脫,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烏頭白,芳草汀洲雁淚紅。
隔世金環彈指過,結空為色又俄空。
|
|
似曾詩解釋: 《似曾詩》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死生流轉無法評估,
天地變幻突然相逢。
且喜無情帶來解脫,
欲追往事已籠罩在迷霧中。
桐花飄落院落,烏頭花潔白,
芳草郊野雁兒哭泣成紅。
隔世間金環瞬間逝去,
現實虛幻又轉瞬即空。
詩意和賞析:
《似曾詩》表達了生死輪回、時光流轉和現實虛幻的主題。詩中的作者對生死和時間的無常感到困惑和無奈,認為生死的變化無法被準確評估,而天地間的變幻時刻讓人感到突然相逢的巧合。然而,作者在面對這些變化時,他感到一種解脫和喜悅,因為他認為無情的自然法則使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他追尋過去的事情,卻發現已經籠罩在迷霧之中,不可見,不可知。
詩中的桐花飄落、烏頭花潔白、芳草郊野和雁兒哭泣成紅等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對自然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金環的引用表示時間的流逝,而金環在隔世間的彈指之間瞬間過去,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轉瞬即逝。結尾以"結空為色又俄空"的描述,強調了現實世界的虛幻和無常性。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生命的矛盾和無常,傳達了作者對時間與生命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生死、時間的思考,詩歌呈現出一種詩意的表達,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