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曉 / 作者:司馬光 |
鐘漏初傳曉,滿窗風雨寒。
東崗行可種,欹枕不成安。
|
|
春曉解釋:
《春曉》是宋代文學家司馬光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鐘漏初傳曉,
滿窗風雨寒。
東崗行可種,
欹枕不成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清晨景象。詩人在黎明時分聽到鐘聲和滴漏聲,標志著夜晚的結束,晝夜交替的開始。窗外的風雨,寒意襲人。詩人提到了東崗,暗示了春天的到來,可以開始種植作物。然而,詩人的內心依然無法得到安寧,欹枕反復難眠。
賞析:
《春曉》以簡潔明了的筆觸展示了春天獨特的韻味。詩人以鐘聲和滴漏聲為引子,詩意顯現出時間的流轉和晝夜的更替。風雨寒意的描寫增強了春天清晨的涼爽感,與春日的溫暖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提到東崗行可種,表達了春天農耕的開始,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最后兩句詩卻展示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不平靜,欹枕的反復翻動顯示了詩人的焦慮和無眠的夜晚。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春天的起始和詩人內心的矛盾情感,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