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成 / 作者:司馬光 |
於陵薄三公,桔槔親灌園。
伯成輕南面,執耒耕丘樊。
淵明恥為令,乞食倚人門。
賢人樂遂志,榮辱安足言。
鄙載夸毗子,結駟乘朱軒。
|
|
偶成解釋:
《偶成》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陵墓薄薄的三公之上,桔槔親自澆灌園林。
伯成輕盈地面向南方,手執耒耜耕作著丘陵和田地。
淵明對于當官擔職感到羞愧,乞求食物依靠別人的門檻。
賢人樂于實現自己的志向,無論榮辱都無需言語來表達。
鄙夸自吹毗子之載,駕著四匹紅色的馬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樸實而真摯的農村景象,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寫,反映了司馬光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表現出對賢人志向追求的贊美和對官僚體制的頗為深刻的批判。作者以平實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傳達了對賢人意志品質和為官之道的思考。
賞析:
《偶成》以質樸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展現了農村生活的真實面貌。詩中的主人公伯成以輕盈自如的姿態面向南方耕作,表現出農人的勤勞和自由。而淵明則對官場的腐敗和虛偽感到羞愧,并以乞食的形象展示了他對官僚體制的批判。詩中通過對賢人的描寫,強調了追求志向和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性,傳達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最后兩句“鄙載夸毗子,結駟乘朱軒”,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成就的謙虛態度,同時也暗含對傳統文化的傾慕。毗子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馬,象征著高貴和榮耀,而結駟乘朱軒則是指駕駛四匹紅色馬的馬車,象征著權勢和地位。通過這兩句詩,作者既表達了對自身成就的謙遜,又對傳統文化的向往。
《偶成》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境遇的思考,既有對現實的批判,又有對理想和追求的贊美。這首詩以其深入的思考和質樸的描寫,向讀者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真理和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