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枝詞十三首 / 作者:司馬光 |
屬車隱隱還如雷,陳后愁眉久不開。
楊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長門宮里來。
|
|
柳枝詞十三首解釋:
《柳枝詞十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枝詞十三首
屬車隱隱還如雷,
陳后愁眉久不開。
楊花都不知人意,
故人長門宮里來。
譯文:
馬車緩緩歸來,宛如雷霆的轟鳴聲,
陳后的愁眉久久不展開。
楊花也不了解人的心思,
故人從長門進入宮室。
詩意:
《柳枝詞十三首》描述了一個離別后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柳枝、車輛、陳后、楊花等意象來描繪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無盡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首聯“屬車隱隱還如雷”,通過形象的比喻,使得馬車回來的聲音宛如雷聲,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期待。接著,“陳后愁眉久不開”,描繪了陳后的憂愁和愁眉不展的狀態,進一步強化了離別后的痛苦情感。
下聯“楊花都不知人意”,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深。楊花是春天的象征,但它們卻不了解人的心意,無法傳達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故人長門宮里來”,表明作者的故人終于來到了長門(宮門),暗示了故人的歸來和作者的喜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離別和思念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渴望。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的技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