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 / 作者:司馬光 |
諫省臣無狀,龍鱗昔屢嬰。
恩深忘位賤,義重覺生輕。
不正誅鋤法,仍蒙獎嘆榮。
百身何足報,天造固難名。
|
|
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解釋:
《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諫省臣無狀,
龍鱗昔屢嬰。
恩深忘位賤,
義重覺生輕。
不正誅鋤法,
仍蒙獎嘆榮。
百身何足報,
天造固難名。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為悼念宋英宗趙曙而作。詩中表達了對英宗的哀悼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司馬光對朝政的憂慮和對忠誠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悼念英宗的方式,抒發了作者對朝政不正之事的憂慮和對忠誠的思考。首先,詩中提到了諫省臣無狀,指責朝廷中的諫官們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沒有勇于直言進諫。接著,詩中提到了龍鱗昔屢嬰,意味著英宗曾多次陷入危險之中,但幸運地逃脫。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英宗的同情和對他所經歷的困難的認同。
然后,詩中提到了恩深忘位賤,義重覺生輕。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英宗的恩情深厚,但英宗卻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對忠誠的重要性產生了輕視之情。接著,詩中提到了不正誅鋤法,仍蒙獎嘆榮。這句話指責了朝廷中對不正之事沒有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而是以獎賞和嘆息的方式對待,這種做法使得不正之風得以延續。
最后,詩中提到了百身何足報,天造固難名。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英宗的感激之情,認為自己的一生都無法報答英宗的恩情,同時也認識到人的命運是由天造決定的,無法改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悼念英宗的方式,抒發了作者對朝政不正和對忠誠的思考。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英宗的同情和感激之情,以及對人生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