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 / 作者:司馬光 |
積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蒼涼微露日,慘淡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應厭垢氛。
時聞度鸧鴰,空外自為群。
|
|
苦雨解釋:
《苦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積雨連綿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積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蒼涼微露日,慘淡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應厭垢氛。
時聞度鸧鴰,空外自為群。
這首詩以雨水的積聚為背景,描繪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詩中的“積雨欲侵旬”表達了雨水連綿不斷,似乎要持續十天一般。而“朝晡漫不分”則揭示了雨水的濃密程度,使得白天和黃昏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
接著,詩人以凄涼的意象描繪了雨水帶來的影響。詩中的“蒼涼微露日,慘淡已生云”表達了天空的蒼涼和陰沉,陽光被微弱的露水和濃密的云層所遮蔽。地面也被雨水浸泡成泥濘,形容為“地半成泥滓”,而天空也似乎對這種骯臟的氛圍感到厭倦,被描述為“天應厭垢氛”。
最后兩句詩“時聞度鸧鴰,空外自為群”則描繪了一種孤寂的氛圍。鸧鴰是一種孤獨的鳥類,它們在空中自由飛翔,似乎與這片蒼涼的景象相呼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雨中感嘆自己的孤獨,與外界的隔絕。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雨水連綿不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孤獨和蒼涼氛圍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