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然臺寄子瞻學士 / 作者:司馬光 |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
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
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
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用此始優游,當官免阿謅。
曏時守高密,民安吏手斂。
乘間為小臺,節物得周覽。
容膝常有余,縱目皆不掩。
山種遠布張,花卉近綴點。
筵賓肴核旅,燕居兵衛儼。
比之在陋共,為樂亦何歉。
可笑夸者愚,中天猶慘慘。
|
|
超然臺寄子瞻學士解釋:
《超然臺寄子瞻學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
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
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
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這首詩詞以贊頌子瞻學士的品德和才智為主題。詩中描繪了子瞻學士具備仁愛和智慧的心靈,以及堅定的忠誠和正義的膽量。作者通過比喻,將子瞻學士的品質形容為嬰兒撫摸自己的手和能夠馴服猛虎的胡須,強調了他的卓越能力和高尚品德。
詩中還提到了子瞻學士在政務中的表現。他出任牧守之職時,使得黃龔地區安定繁榮;而在朝廷議事中,他的聲音則顯得黯淡無光。這表明子瞻學士在地方和中央政務中的表現不同,但他的才能和品德卻始終如一。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問句表達了對子瞻學士的贊嘆之情。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意味著無論是增加萬鐘黃金還是減少甔石珍寶,都無法衡量子瞻學士的價值。這是對他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贊美。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子瞻學士的敬佩之情。作者認為與子瞻學士相比,那些夸夸其談的人是愚蠢的,即使是在天空中,也顯得黯淡無光。這是對子瞻學士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最高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對子瞻學士的贊美,展現了他的仁愛、智慧、忠誠和正義,以及在政務中的卓越表現。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子瞻學士的敬佩和欽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