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 / 作者:司馬光 |
璿璣敷帝命,金節護邊兵。
盡付將軍制,真為儒者榮。
扶搖言上擊,濛汜忽西傾。
罷市人相吊,紛紛滿百城。
|
|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解釋:
《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挽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璿璣敷帝命,金節護邊兵。
盡付將軍制,真為儒者榮。
扶搖言上擊,濛汜忽西傾。
罷市人相吊,紛紛滿百城。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悼念鄭文肅公而寫的。詩中提到了他受到皇帝的重用,被任命為宣徽使和河東經略使,負責保衛邊疆。他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國家,真正體現了儒者的榮耀。詩中還描繪了他英勇無畏的形象,如同扶搖直上擊敗敵人,但最終卻不幸戰死沙場。他的去世引起了人們的悲痛,各地的人們紛紛前來吊唁,百城皆感傷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鄭文肅公的贊頌和悼念,展現了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和修辭手法,如璿璣、金節等,來形容他的崇高地位和英勇無畏的形象。詩人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逝者的哀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對鄭文肅公的深深懷念和對他所代表的儒者精神的贊美。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英雄的崇拜和對戰爭的殘酷現實的揭示。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是宋代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