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尚書挽詞二首 / 作者:司馬光 |
鳳蹕游汾曲,非態(tài)得傳人。
閨臺尤顯重,訓誥愈深游。
論道參黃閣,橫經(jīng)侍紫宸。
如何天不憖,志業(yè)未全伸。
|
|
丁尚書挽詞二首解釋:
《丁尚書挽詞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蹕游汾曲,
非態(tài)得傳人。
閨臺尤顯重,
訓誥愈深游。
詩詞的中文譯文:
鳳凰車駕游覽汾水之曲線,
非常態(tài)之人得以傳承。
宮闈之臺尤為重要,
受到教誨和勉勵更加深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丁尚書的挽詞之情。丁尚書是司馬光的朋友,他在官場上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尚書,擔任重要職務。詩中的鳳蹕指的是皇帝的車駕,而汾曲則是指汾水的曲線。這里以鳳凰車駕游汾曲來比喻丁尚書在官場上的顯赫地位和榮耀。
詩中提到的“非態(tài)得傳人”意味著丁尚書并非凡人所能比擬,他具備非凡的才能和品德,值得被傳承和效仿。而“閨臺尤顯重”則強調(diào)了丁尚書在宮闈之中的重要地位,他受到了皇帝的特別重視和賞識。
詩中還提到了丁尚書受到的訓誥愈加深入,這表明他在官場上的責任和使命更加重大。他參與了黃閣論道,侍奉紫宸,這些都是指他在政治和文化領(lǐng)域的重要貢獻。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丁尚書的不滿和遺憾之情。詩末兩句“如何天不憩,志業(yè)未全伸”表達了作者對天命不公和丁尚書志向未能完全實現(xiàn)的遺憾之情。這可能暗示了丁尚書在官場上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以及他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丁尚書的贊美和遺憾,展現(xiàn)了作者對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官場的復雜和不確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