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早春 / 作者:司馬光 |
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
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
|
|
山中早春解釋:
《山中早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山中早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
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早春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首句“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表達了山中的樹木在春天中欣欣向榮的心情,春光不斷推進著季節的變遷。
第二句“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描繪了作者站在山中,仰望著飛回的候鳥,傾聽著春雷的聲音。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喜悅。
第三句“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通過描寫山中的巖石靜謐的狀態,聽到冰塊破裂的聲音,以及燕子回來筑巢的喜悅,表達了春天帶來的活力和生機。
最后一句“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描繪了山澗中的花朵從寂寞中綻放出來,向著草堂開放。這一句表達了春天的到來給大自然帶來的美麗和喜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早春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遞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詞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給讀者帶來了愉悅和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