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塞 / 作者:司馬光 |
邊草荒無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虜塞,歇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
將軍功示厭,士卒不須生。
|
|
山塞解釋:
《山塞》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景象和邊塞將士的英勇事跡,表達了對將士們忠誠奉獻的贊美和對和平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邊草荒無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虜塞,歇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
將軍功示厭,士卒不須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邊塞為背景,通過描繪荒涼的邊塞景象和士兵們的英勇事跡,表達了對將士們的敬佩和對和平的向往。
首句“邊草荒無路,星河秋夜明”描繪了邊塞地區的荒涼景象,邊塞的道路荒蕪,但星空下的秋夜依然明亮,暗示著邊塞將士們的堅韌和不屈精神。
第二句“卷旗遮虜塞,歇馬受降城”描述了將士們在邊塞上卷起旗幟,守衛邊塞,以及他們在降敵城池時停下馬匹,表示接受敵方的投降。這表現了將士們的勇敢和忠誠。
第三句“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描繪了將士們在嚴寒的冬天里,征戰邊塞的艱辛。他們的征衣已被霜雪覆蓋,但他們仍然堅守崗位,戰鼓聲在高風中回蕩,顯示出他們的堅毅和戰斗精神。
最后兩句“將軍功示厭,士卒不須生”表達了將軍對功績的厭倦,而士兵們則不求生存,意味著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和犧牲精神。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和將士們的英勇事跡,表達了對將士們的敬佩和對和平的向往,展現了邊塞將士們的忠誠和犧牲精神,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