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和在壓倒同年張兄會南園詩 / 作者:司馬光 |
露濃秋過半,氣爽雨收余。
取酒邀嘉客,呼兒掃弊廬。
生涯數畝地,官業一軒書。
竹結垂綸屋,泉分入座渠。
愜心皆樂事,容膝即安居。
梁靜棲無燕,波澄戲有魚。
茂林穿繚繞,微徑步虛徐。
果落方知熟,莎長不忍除。
過從當苦遠,接待每慚疏。
不厭茅茨陋,時迂長者車。
|
|
春和在壓倒同年張兄會南園詩解釋:
《春和在壓倒同年張兄會南園詩》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露濃秋過半,氣爽雨收余。
秋天已過了一半,露水濃厚,天氣清爽,雨水也漸漸停歇。
取酒邀嘉客,呼兒掃弊廬。
我取酒邀請貴客,呼喚兒子來掃除廬舍的塵垢。
生涯數畝地,官業一軒書。
我生活在幾畝的土地上,官職的事務都在一間書房里處理。
竹結垂綸屋,泉分入座渠。
竹子搭成的屋子旁有垂釣的漁人,泉水分流入座渠。
愜心皆樂事,容膝即安居。
心情舒暢,一切都是快樂的事情,坐下來就是安居。
梁靜棲無燕,波澄戲有魚。
梁上靜靜地沒有燕子棲息,水波清澈,有魚嬉戲。
茂林穿繚繞,微徑步虛徐。
茂密的林木穿插交錯,小徑上步行緩慢。
果落方知熟,莎長不忍除。
果實掉落才知道已經成熟,莎草長得茂盛,不忍心將其除去。
過從當苦遠,接待每慚疏。
過去的友人相聚難得,接待客人時總覺得自己招待不周。
不厭茅茨陋,時迂長者車。
不嫌棄茅草搭建的簡陋房屋,時常有老者乘坐的馬車經過。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舒適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平淡生活的滿足。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細節,詩詞展現了作者對清新自然、寧靜安逸的向往,以及對友情和待客之道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