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 / 作者:李白 |
三十六離宮,樓臺與天通。
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
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
淫樂意何極,金輿向回中。
萬乘出黃道,千旗揚彩虹。
前軍細柳北,后騎甘泉東。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秋暮瑤池宴,歸來樂未窮。
|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解釋:
中文譯文: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
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樓臺與連接天空的通道。閣道上散步著皎潔的月色,美人們抱怨煙霧繚繞的空虛。恩寵疏遠,桃子和李子受傷于春風。淫樂的欲望無止境,皇帝乘坐金輿回宮中。萬乘車馬走過黃道,千旗彩虹飄揚。前軍穿過細柳的北方,后衛軍隊往甘泉的東方進發。何須問渭川的老人,寧愿邀請襄野的童子。秋日傍晚的瑤池宴會,回來后樂趣仍未結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創作的一首樂府雜曲,描繪了盛世宮廷的繁榮景象。詩中描述了宮殿的壯麗和連通天空的通道,以及美人們在其中的寂寞和不滿。雖然描繪了宮廷的榮華富貴,但也暗藏了人情冷暖的無奈與痛苦。詩中對于皇帝的恩寵和寵愛的表達,暗示了權力的腐化和淫樂意欲的蔓延。
詩中的黃道、彩虹和甘泉等意象,表現了皇帝乘坐金輿返回宮中的盛況,充滿了儀式感和莊重。而渭川的老人和襄野的童子,則是表現了李白對于自然和質樸的向往和追求。最后的瑤池宴會,則描繪了宴會的歡樂和快樂,展示了當時盛世的繁榮和璀璨。
整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是既有對于榮華富貴的贊美,又有對于人情冷暖和權力腐化的思考和憂慮。詩中的意象豐富,形象生動,通過對于宮廷盛世和自然之美的描繪,展示了李白豐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