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相國挽辭二首 / 作者:司馬光 |
邦光華袞禭,家寶素書陳。
東閣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臺無復(fù)曉,柏逕不知春。
獨有高文在,芬芳繼古人。
|
|
宋相國挽辭二首解釋:
《宋相國挽辭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邦光華袞禭,
國家光輝照耀,袞服祭祀。
家寶素書陳。
家族珍寶,古籍陳列。
東閣簪裾散,
東閣中,冠帶散亂。
西芒宅兆新。
西芒宅,預(yù)示著新的兆頭。
泉臺無復(fù)曉,
泉水流淌的臺階,再也沒有了黎明。
柏逕不知春。
柏樹林中的小徑,不再感知春天的氣息。
獨有高文在,
唯獨高尚的文化仍然存在。
芬芳繼古人。
芬芳的香氣延續(xù)著古人的風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挽辭的形式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詩中描繪了國家和家族的光輝與珍寶,但也表達了時光流轉(zhuǎn)的無情和歲月的更迭。作者通過描述東閣和西芒宅的景象,暗示了時代的變遷和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詩中的泉臺和柏逕則象征著自然界的變化,暗示了人事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然而,詩人認為高尚的文化仍然存在,香氣依然繼承著古人的風采,表達了對文化傳統(tǒng)的珍視和對歷史的承繼。
這首詩詞通過對國家、家族、自然和文化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同時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和人事無常的主題。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展現(xiàn)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