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 / 作者:司馬光 |
疇昔侍嚴親,俱為采服人。
游蘭已多益,得桂復同春。
風樹悲馭異,萍波聚散頻。
峽中盡遺事,何處不沾巾。
|
|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解釋: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送別王殿丞去擔任眉山縣知縣的場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疇昔侍嚴親,俱為采服人。
從前侍奉嚴父,我們都是采服之人。
游蘭已多益,得桂復同春。
我們一起游玩過許多地方,互相增益,就像得到桂花一樣,共同分享春天的美好。
風樹悲馭異,萍波聚散頻。
風吹樹木悲傷,馬車行駛的聲音異乎尋常,浮萍在水面上聚散頻繁。
峽中盡遺事,何處不沾巾。
在這峽谷中,到處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哪里不沾染上了我們的衣襟。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王殿丞的離別之情。作者回顧了與王殿丞的往事,他們一起侍奉嚴父,共同成長。游蘭指的是一種花草,意味著他們一起游玩過許多地方,互相影響,共同進步。得桂則是指得到桂花,象征著美好的事物。詩中的風樹和馬車聲,以及水中的浮萍,都是對離別時的悲傷和變化的描繪。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們的足跡遍布峽谷,離別之處都留下了他們的痕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過往時光的懷念之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增添了離別的憂傷和變化的感覺。整首詩詞抒發(fā)了作者對友情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深切感慨,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