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道中作 / 作者:司馬光 |
羈旅兼邊思,川原蹀血新。
煙云長帶雨,草樹不在春。
細水淘沙骨,驚飚轉路塵。
今朝見烽火,白首太平人。
|
|
延安道中作解釋:
《延安道中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對邊疆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羈旅兼邊思,
川原蹀血新。
煙云長帶雨,
草樹不在春。
細水淘沙骨,
驚飚轉路塵。
今朝見烽火,
白首太平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延安道路上的所思所感。作者身處邊疆,思念故鄉,感嘆旅途的艱辛。他看到煙云長時間伴隨著雨水,草木不再春天的繁茂。他用細水淘沙的比喻來形容自己的堅韌和不屈,同時也感嘆風沙的驚人轉變。最后,他看到了烽火,意味著太平時期的到來,但他已經年老,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邊疆的艱辛和思鄉之情。作者運用了煙云、雨水、草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細水淘沙、驚飚轉路塵等比喻的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太平時期的期盼,但也透露出他已經年邁的心境。整首詩詞既有對邊疆生活的真實描寫,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