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景仁瓊林席上偶成 / 作者:司馬光 |
念昔瓊林賜宴歸,彩衣綠綬正相宜。
將雛雖復慰心喜,負米翻成觸目悲。
殿角花猶紅勝火,樽前發(fā)自白如絲。
桂林衰朽何須恨,幸有新枝續(xù)舊枝。
|
|
和景仁瓊林席上偶成解釋:
《和景仁瓊林席上偶成》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念昔瓊林賜宴歸,
彩衣綠綬正相宜。
將雛雖復慰心喜,
負米翻成觸目悲。
殿角花猶紅勝火,
樽前發(fā)自白如絲。
桂林衰朽何須恨,
幸有新枝續(xù)舊枝。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司馬光參加景仁瓊林席上的宴會后的感受。詩人回憶起過去在瓊林宴會上的歡樂時光,彩衣綠綬的裝飾使宴會更加熱鬧和喜慶。然而,他也感到心中的喜悅被一些不幸的事情所打破。他原本帶來的小鳥雖然能夠安慰他的心情,但卻因為負重的米粒而變得悲傷。盡管如此,殿角的花朵依然綻放得比火還紅,酒杯前的酒色依然清澈如絲。詩人認為桂林雖然衰朽了,但并不值得悲傷,因為幸運的是,新的枝條繼續(xù)延續(xù)了舊的枝條。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瓊林宴會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比描述,展示了人生中喜悅和悲傷的交織。盡管詩人感到一些失落和悲傷,但他仍然能夠從殿角的花朵和酒杯前的酒色中找到一絲安慰和希望。最后,詩人以桂林的衰朽為喻,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思考。他認為,即使事物發(fā)生了變化,也不必過于悲傷,因為新的生命和希望會繼續(xù)延續(xù)舊的生命和希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內(nèi)心感受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希望的追求。它既有對過去的懷念,又有對現(xiàn)實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