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景仁聞蟬 / 作者:司馬光 |
春林滿巖綠,誰信已鳴蟬。
葉上正多露,山中別有天。
心間寧感物,道臺況忘年。
坐聽生秋思,何須膝上弦。
|
|
和景仁聞蟬解釋:
《和景仁聞蟬》是宋代司馬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林滿巖綠,誰信已鳴蟬。
翠綠的春林中,巖石上長滿了青苔,誰會相信蟬蟲已經(jīng)開始鳴叫了呢?
葉上正多露,山中別有天。
樹葉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山中的景色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
心間寧感物,道臺況忘年。
心靈深處感受到了萬物的美好,官職高高在上的道臺卻忘卻了年歲的流逝。
坐聽生秋思,何須膝上弦。
坐下來聆聽著生命中的秋天思緒,何必再彈奏琴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林、巖石、葉子和山中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作者以蟬鳴、露珠等細節(jié)描繪出春天的美好,同時通過對心靈感悟和歲月流逝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索。詩中的"道臺"指的是官職,通過對比官職與自然景色的對比,強調(diào)了內(nèi)心感悟的重要性。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內(nèi)心思考和感悟的重視,認為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比彈奏琴弦更為重要。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也給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使人們能夠在閱讀中產(chǎn)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