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劉伯壽陪潞褉飲 / 作者:司馬光 |
旌幢車騎滿沙頭,鼓吹喧繁畫鹢浮。
一里羅紈光照地,千家簾幕遠臨流。
觴隨洛水周公事,月映鳳樓裴相游。
令典久墮今更舉,行聞美俗遍中州。
|
|
和劉伯壽陪潞褉飲解釋:
《和劉伯壽陪潞褉飲》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旌幢車騎滿沙頭,
鼓吹喧繁畫鹢浮。
一里羅紈光照地,
千家簾幕遠臨流。
觴隨洛水周公事,
月映鳳樓裴相游。
令典久墮今更舉,
行聞美俗遍中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繁華喧鬧的場景,詩人與劉伯壽一同參加潞褉飲宴。旌幢車騎排列滿沙頭,鼓吹樂聲嘹亮,畫著鹢的圖案的船在水上漂浮。一里的羅紈織物散發著光芒,照亮了大地,千家的簾幕遠遠地臨近水邊。酒觴隨著洛水流動,周公的事跡被歌頌,月光映照著鳳樓,裴相在其中游玩。令典已經失傳多年,現在重新被提起,人們傳頌著美好的風俗習慣,遍及中原地區。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繁華熱鬧的場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宴會的盛況和熱鬧氣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旌幢、車騎、鼓吹、畫鹢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宴會的場景,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詩人通過描寫洛水、鳳樓等景物,將宴會的氛圍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
此外,詩人還通過提及周公、裴相等歷史人物和令典、美俗等傳統文化元素,展示了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整首詩以繁華的宴會為背景,融入了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回憶,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關注和對美好風俗的贊美。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繁華宴會的盛況和熱鬧氛圍,同時融入了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回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