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 / 作者:司馬光 |
先生嫌俗賓,猶與故鄉親。
不惜煙霞地,暫容韁鎖身。
林廬深有徑,雞犬四無鄰。
蔌蔌闇花墮,蒼蒼古柏春。
飲炊松粒細,肋采蕨芽新。
靜覺精神健,閑知氣味真。
豀泉冷毛發,山翠濕衣巾。
竹色消酲易,林聲破夢頻。
客輪來去轍,驛路古今塵。
明日空回首,白云應笑人。
|
|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解釋: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嫌俗賓,猶與故鄉親。
不惜煙霞地,暫容韁鎖身。
林廬深有徑,雞犬四無鄰。
蔌蔌闇花墮,蒼蒼古柏春。
飲炊松粒細,肋采蕨芽新。
靜覺精神健,閑知氣味真。
豀泉冷毛發,山翠濕衣巾。
竹色消酲易,林聲破夢頻。
客輪來去轍,驛路古今塵。
明日空回首,白云應笑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司馬光在三月十五日宿在魏云夫山莊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清靜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對于繁華世俗的厭倦。作者選擇了這個山莊作為暫時的居所,享受山林的寧靜和自然的美景。他品味著松粒和蕨芽的清香,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這使得他的精神愈發健康。然而,他也意識到人世間的喧囂和變幻,如客輪來去的痕跡和驛路上的塵埃。最后,他意識到明天他將離開這里,回首時只能看到白云,仿佛在嘲笑人們的繁忙和浮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于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于世俗的厭倦。通過對山莊的描寫,作者展示了自然環境的美麗和寧靜,以及與之相比的喧囂世界的對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煙霞、古柏、松粒和蕨芽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景色的細膩觸感。同時,通過描寫客輪和驛路的痕跡,作者表達了對于人世間變幻和繁忙的思考和反思。最后,詩人以白云嘲笑人的形象,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和人世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對于繁華世俗的厭倦。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