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岳祠謝發(fā)題岳寺平法華庵 / 作者:司馬光 |
宴坐幾何年,庭蕪與砌連。
焚修真諦苦,功地得無圓。
闕里詩三百,瀨級文五千。
厭煩猶不讀,何況淤泥蓮。
|
|
又和岳祠謝發(fā)題岳寺平法華庵解釋:
《又和岳祠謝發(fā)題岳寺平法華庵》是宋代司馬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宴坐幾何年,
庭蕪與砌連。
焚修真諦苦,
功地得無圓。
闕里詩三百,
瀨級文五千。
厭煩猶不讀,
何況淤泥蓮。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長期從事政務的感慨和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煩躁之情。作者在岳祠平法華庵的宴會上,思考自己在政治事務中度過了多少年光陰,庭院的花草與石砌相連,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然而,作者感到自己在政務上的努力和修行并沒有得到完美的結果,他認為自己的成就還不夠圓滿。盡管他在闕里寫了三百首詩,創(chuàng)作了五千篇文章,但他對這些作品已經感到厭倦,更別提那些被淤泥覆蓋的蓮花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政務生涯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反思。作者通過描繪庭院的景象,展示了一種寧靜和美麗的對比,突出了自己內心的煩躁和不滿。他認為自己在政務上的努力和修行并沒有達到完美的境地,對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滿足。同時,他也對自己的文學作品感到厭倦,認為它們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和吸引力。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對人生和創(chuàng)作的思考,以及對追求完美和超越平庸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