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雞王樂道 / 作者:司馬光 |
小雞距短雙翅垂,廣場勇門無所施。
清曉長鳴獨先眾,朝者恃此能知時。
星河滿天月光白,東望扶桑悄無色。
一聲高興耳目醒,四遠群陰俱避易。
陋巷人疏煙火稀,永夜沈沈鐘鼓微。
聞之徐起就盥櫛,顛倒不復憂裳衣。
君家迥居北城曲,阿閣岧峣日鳴玉。
蕭蕭風雨得司晨,不使無功吸君粟。
|
|
朝雞王樂道解釋:
《朝雞王樂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小雞的鳴叫,表達了小雞的勇敢和準確預示時間的能力。
詩中描述了小雞短翅垂下,站在廣場上的勇門前,無法展翅飛翔。然而,清晨時分,它卻能夠高聲鳴叫,先于其他雞群。朝者依靠小雞的鳴叫來判斷時間。
詩中還描繪了星河滿天,明亮的月光灑在大地上。作者東望扶桑(日本),發現那里沒有色彩,暗示了朝雞的鳴叫是第一縷曙光。
詩中提到一聲高興的鳴叫能夠使四方的陰云都避開,陋巷中的人稀少,煙火稀疏。夜晚鐘鼓微弱,而清晨的鳴叫卻能讓人振奮起來,不再憂慮衣衫。
詩中還描述了作者居住在北城曲的阿閣,每天早晨都能聽到玉鳴的聲音。風雨聲中,司晨(指小雞)得到了它的功勞,不使君主白白浪費糧食。
這首詩通過描繪小雞的鳴叫和清晨的景象,表達了小雞的勇敢和準確預示時間的能力。它也暗示了清晨的第一縷曙光能夠帶來希望和喜悅,使人們擺脫困境和憂慮。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清晨和小雞的贊美,同時也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