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張三十秀才見贈 / 作者:司馬光 |
樸學居人后,清涂忝從先。
瓠因無用棄,木為不才全。
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賢。
自慚頭半白,方解賦歸田。
|
|
酬張三十秀才見贈解釋:
《酬張三十秀才見贈》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樸學居人后,清涂忝從先。
瓠因無用棄,木為不才全。
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賢。
自慚頭半白,方解賦歸田。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以酬謝張三十秀才的贈詩而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謙遜和對張三十秀才的贊賞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先,作者自謙地說自己是樸學居人后,清涂忝從先。這表明作者謙虛地承認自己在學問上不如張三十秀才,自愧不如。接著,作者用瓠因無用棄,木為不才全的比喻,表達了自己的無用之感。瓠和木都是不起眼的東西,但作者認為自己連這些不起眼的東西都不如,感到自愧不如。
然后,作者用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賢來贊美張三十秀才。林泉代表著自然之美,而衣邑則代表著人文之美。作者認為張三十秀才在學問和品德上都比自己出色,令人羨慕。
最后,作者自慚頭半白,方解賦歸田。頭半白表示作者年紀已經不輕,自己還沒有完成一番成就,感到慚愧。方解賦歸田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放下文人的身份,回歸田園生活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謙遜和對張三十秀才的贊賞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自責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風范和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