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僧室畫山水 / 作者:司馬光 |
畫精禪室冷,方暑久徘徊。
不盡林端雪,長青石上苔。
心閑對巖岫,目凈失塵埃。
坐久清風于,疑從翠澗來。
|
|
觀僧室畫山水解釋:
《觀僧室畫山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僧室中的山水畫,表達了作者在觀賞畫作時的心境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畫精禪室冷,方暑久徘徊。
不盡林端雪,長青石上苔。
心閑對巖岫,目凈失塵埃。
坐久清風于,疑從翠澗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僧室中的山水畫。詩人觀賞畫作時,感受到禪室的寧靜和涼爽,仿佛能夠感受到夏日的酷熱在禪室中的久久徘徊。畫中的山林描繪得栩栩如生,山頂上的雪沒有盡頭,長青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蘚。作者的心境寧靜,對著山巖和峰巒,目光變得純凈,不再受塵埃的干擾。長時間坐在這里,清風吹拂著,讓人產生疑惑,仿佛清風是從翠澗中吹來的。
這首詩通過對禪室山水畫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境界。禪室的冷靜和清涼給人一種心靈的撫慰,使作者的心境變得寧靜而純凈。詩中的山水畫描繪得生動而細膩,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通過觀賞畫作,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和放松,進入了一種超然的境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禪室山水畫的贊美和對禪境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禪室山水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