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 / 作者:司馬光 |
九日英僚集,千秋勝賞同。
飛橋貫河渚,危閣壓霜風。
金散黃花泛,雷驚疊鼓通。
百常高鳥外,萬里寸眸中。
檻底臨丹葉,杯中倒碧嵩。
來云低拂座,去雁無深空。
吹帽陪游阻,折旌結想叢。
風流免堙滅,鄒湛倚羊公。
|
|
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解釋:
《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日英僚集,千秋勝賞同。
九月的第九天,英俊的官員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賞美景。
飛橋貫河渚,危閣壓霜風。
高懸的飛橋橫跨在河面上,高樓的閣樓承受著寒霜之風。
金散黃花泛,雷驚疊鼓通。
金色的陽光灑落在黃花上,雷聲震動著疊鼓的聲音。
百常高鳥外,萬里寸眸中。
百鳥常在高空飛翔,萬里景色盡收眼底。
檻底臨丹葉,杯中倒碧嵩。
站在欄桿下俯瞰紅葉,杯中倒映碧色的嵩山。
來云低拂座,去雁無深空。
飄來的云朵低垂在座位上,飛去的雁兒沒有邊際的天空。
吹帽陪游阻,折旌結想叢。
風吹帽子,阻礙了游覽的步伐,旌旗交織在一起,象征著眾多的思緒。
風流免堙滅,鄒湛倚羊公。
風流的才子不會被埋沒,鄒湛倚靠在羊公的身旁。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日的宴會場景,以自然景色和宴會氛圍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美景和人物的贊美之情。通過描寫飛橋、危閣、黃花、雷聲等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宴會的熱鬧氣氛。同時,通過對百鳥飛翔、紅葉、云朵和雁兒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最后,通過對風流才子和鄒湛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物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宴會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美景和人物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