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 / 作者:司馬光 |
四望逶迤萬疊山,微通云棧落塵寰。
誰知吏道自可隱,未必仙家有此閑。
酒熟何人能共醉,詩成無事復相關。
浮生適意即為樂,安用腰金鼎鼐間。
|
|
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解釋:
《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望逶迤萬疊山,
微通云棧落塵寰。
誰知吏道自可隱,
未必仙家有此閑。
酒熟何人能共醉,
詩成無事復相關。
浮生適意即為樂,
安用腰金鼎鼐間。
中文譯文:
遠望四周,連綿起伏的山巒無盡無際,
微微通達云棧,落塵于世間。
誰知道,做官的道路也可以隱遁,
并不一定只有仙家才能擁有這樣的閑適。
酒熟了,有誰能與我共醉,
詩寫成了,再無事情牽扯。
人生若能適意,即是快樂,
何必在腰金和鼎鼐之間糾纏不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水之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司馬光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不滿,認為官場之路并非唯一,吏道也可以選擇隱遁。他認為隱逸生活比仕途更加自在和閑適。
詩中的"四望逶迤萬疊山"描繪了連綿起伏的山巒,給人以壯麗的景象。"微通云棧落塵寰"則表達了作者微不足道的存在,與塵世間的繁忙相比,他渴望遠離塵囂。
"酒熟何人能共醉,詩成無事復相關"表達了作者對于享受人生樂趣的渴望。他認為人生的樂趣不在于權勢和名利,而是在于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浮生適意即為樂,安用腰金鼎鼐間"則強調了作者對于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認為真正的快樂在于內心的滿足和適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司馬光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強調了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這些思想在宋代文人士大致上是普遍存在的,這首詩詞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士大對于官場生活的矛盾心態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