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白下亭留別 / 作者:李白 |
驛亭三楊樹,正當白下門。
吳煙暝長條,漢水嚙古根。
向來送行處,回首阻笑言。
別后若見之,為余一攀翻。
|
|
金陵白下亭留別解釋:
金陵白下亭留別
驛亭三楊樹,正當白下門。
吳煙暝長條,漢水嚙古根。
向來送行處,回首阻笑言。
別后若見之,為余一攀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金陵(即今天的南京)白下亭留別時寫的。詩中描述了離別的場景,并表達了對離別后再見的期望。
首先,詩人描繪了白下亭的景色。白下亭是在驛站附近,三棵楊樹高聳入云,在門外盛開,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色。
接著,詩人描述了白下的吳煙。吳煙是指江南地區的霧霾,長條狀的吳煙彌漫在空中,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
然后,詩人提到了漢水。漢水是南京的一條重要河流,這里的漢水已經侵蝕了古老的根基。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嘆,也可以理解為對離別之情的象征。
然后,詩人回首送別之處,阻止了笑容和言語。這里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哀愁之情,他不想面對離別的痛苦,希望用笑容掩飾自己的情感。
最后,詩人寫道,若是離別后還能再見,即使一次也是一種幸福。他希望再次相見的機會,即使只有一次,也可以讓他欣喜萬分,盡情享受相見之樂。
整首詩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嘆和對再相見的期望。這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離別時復雜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