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淡樹石屏 / 作者:司馬光 |
昔行鞏洛間,馬瘦天復陰。
寒煙淡不收,一拂橫長林。
當時無畫工,負此清賞心。
今朝石上跡,歷歷皆可尋。
輕素已紛泊,老榦仍蕭森。
坐令高興還,野氣生衣襟。
丹青不耐久,風日易消侵。
何如造化真,更彼歲月沈。
昌言家素貧,購此糜百金。
請鐫好事名,千古無銷沈。
|
|
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淡樹石屏解釋:
《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淡樹石屏》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昔行鞏洛間,馬瘦天復陰。
在往昔的鞏洛之間行走,馬匹瘦弱,天空再次陰沉。
寒煙淡不收,一拂橫長林。
寒冷的煙霧不散去,一絲拂過橫亙的長林。
當時無畫工,負此清賞心。
當時沒有畫工,卻懷揣著這份清雅的賞心。
今朝石上跡,歷歷皆可尋。
如今在石頭上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無一不可尋覓。
輕素已紛泊,老榦仍蕭森。
輕素已經紛紛擾擾,老榦依然凋零。
坐令高興還,野氣生衣襟。
坐著讓高興回歸,野性的氣息涌動在衣襟之間。
丹青不耐久,風日易消侵。
紅色的顏料無法長久耐用,風和陽光輕易侵蝕。
何如造化真,更彼歲月沈。
何如才是真正的造化,歲月更加沉淀。
昌言家素貧,購此糜百金。
昌言家境貧寒,花費百金購得此物。
請鐫好事名,千古無銷沈。
請將美好的事情銘刻在上面,千古不會銷逝。
這首詩詞以描繪一幅石屏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石屏上的痕跡和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石屏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永恒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藝術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深思和賞析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