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 作者:司馬光 |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fēng)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解釋: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fēng)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大暑時節(jié)的夜晚景象。老柳樹上的蟬和螗蟲在嘈雜地鳴叫,庭院中的燈光閃爍不定。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感到痛苦,但是自然界卻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秋天的跡象。在月光下,作者洗滌著清涼的水,梳理著已經(jīng)發(fā)白的頭發(fā)。然而,作為一個夜晚的客人,他仍然要束起衣帶,前去拜訪貴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情和自然的感慨。夏天的炎熱讓人們感到苦悶,但是自然界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迎來秋天的到來。月光下的清涼水和白發(fā)梳理的動作,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的親近和對歲月流轉(zhuǎn)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身份的轉(zhuǎn)變,他作為一個夜晚的客人,仍然要整理自己的儀容,前去拜訪貴族。這種轉(zhuǎn)變暗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和對于人生境遇的思索。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于夏夜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人情和自然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現(xiàn)實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