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周寺丞知落南 / 作者:司馬光 |
大華指商於,中間百里余。
稍行山驛遠,漸與世塵疏。
楚塞參差接,秦民錯雜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試投虛。
|
|
送周寺丞知落南解釋:
《送周寺丞知落南》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華指商於,中間百里余。
稍行山驛遠,漸與世塵疏。
楚塞參差接,秦民錯雜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試投虛。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周寺丞前往落南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周邊的地理環境和人民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周寺丞離去的惋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周邊地區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狀況,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大華指商於,中間百里余。" 這句描述了大華山指向商於的方向,距離商於約有百里。大華山是當時著名的山脈,通過這句話,詩人展示了周邊地區的地理特點。
2. "稍行山驛遠,漸與世塵疏。" 這句表達了周寺丞離開后,逐漸遠離繁忙的世俗生活,進入了山區的山驛。這里的"世塵"指的是喧囂的塵世,而"疏"則表示遠離。
3. "楚塞參差接,秦民錯雜居。" 這句描繪了楚塞和秦地的地理環境,楚塞和秦地之間的邊界錯綜復雜,人民居住在一起,形成了錯雜的居住格局。這里通過地理環境的描繪,展示了當時邊境地區的復雜情況。
4. "惜哉非肯綮,不足試投虛。" 這句表達了詩人對周寺丞離去的惋惜之情。詩人認為周寺丞不愿意留在這個地方,無法充分發揮才能,因此感到惋惜。"試投虛"表示無法盡情施展才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地理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周寺丞離去的惋惜之情,同時也展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