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詠老身示諸家屬 / 作者:白居易 |
壽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粥美嘗新米,袍溫換故綿。
家居雖濩落,眷屬幸團圓。
置榻素屏下,移爐青帳前。
書聽孫子讀,湯看侍兒煎。
走筆還詩債,抽衣當藥錢。
支分閑事了,爬背向陽眠。
|
|
自詠老身示諸家屬解釋:
自詠老身示諸家屬
壽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
粥美嘗新米,袍溫換故綿。
家居雖濩落,眷屬幸團圓。
置榻素屏下,移爐青帳前。
書聽孫子讀,湯看侍兒煎。
走筆還詩債,抽衣當藥錢。
支分閑事了,爬背向陽眠。
中文譯文:
寫給家人
活到七十五歲,俸祿達到五十千。
夫妻一同變老的日子,侄兒們聚居的年華。
品嘗美味的粥,換上溫暖的舊棉袍。
家雖然濩落,親屬們幸福團圓。
擺放了簡樸的床簾,移動爐子在青色帳幕前。
聽著孫子朗讀書,看著仆人煮茶湯。
追還寫詩的債務,抽出衣物支付藥費。
解決了瑣碎的事務后,趴在老年時所愛的陽光下入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在晚年的自詠之作。他以淡淡的平實語言,描繪了自己與家人的安閑幸福生活。詩中表現出作者對家人的關心和熱愛,以及對晚年生活的滿足和享受。詩中的細節描寫生動而貼切,給人一種家庭溫暖和和諧的感覺。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家庭的情況,表達了對家庭團聚和親情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和樸素的場景,展示了作者晚年安逸和滿足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家庭的眷戀之情,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