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不疑假書鄰幾知方酣寢為詩通意 / 作者:司馬光 |
江翁順天和,心跡兩夷簡。
雖如邊韶寢,且異宰予懶。
平居無進間,經史自課限。
高歌慕翰林,鳴琴寫中散。
悠然物外人,強為章綬綰。
官舍苦秋霖,瞬息聊休眼。
勤勚已有余,宴安何愧赧。
借書誰敢驚,欹枕尚未暖。
不疑神驥才,垂耳困皁棧。
碌碌隨吾儕,拜揖把手版。
毋嫌朱墨倦,騰舉已為晚。
慎勿思山林,山林付愚孱。
|
|
次韻和不疑假書鄰幾知方酣寢為詩通意解釋:
《次韻和不疑假書鄰幾知方酣寢為詩通意》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翁順天和,心跡兩夷簡。
雖如邊韶寢,且異宰予懶。
平居無進間,經史自課限。
高歌慕翰林,鳴琴寫中散。
這首詩詞以江邊的老人為主人公,他順應天命,心境平和簡樸。雖然他的生活條件可能不如邊地的官員舒適,但他卻不愿意擔任高官職位。他過著平淡的生活,沒有追求進取的欲望,只是自己學習經史知識的范圍有限。他向往翰林學士的高尚品質,用琴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悠然物外人,強為章綬綰。
官舍苦秋霖,瞬息聊休眼。
勤勚已有余,宴安何愧赧。
借書誰敢驚,欹枕尚未暖。
他是一個超脫塵世的人,不受物質的束縛,卻自愿擔任起文人的責任。他住在官舍里,忍受著秋天的寒雨,眼睛時不時地閉上一會兒。他已經勤勉努力到了足夠的程度,享受宴會時沒有愧疚之感。他借書閱讀,沒有人敢打擾他,他欠身躺在枕頭上,還未暖和過來。
不疑神驥才,垂耳困皁棧。
碌碌隨吾儕,拜揖把手版。
毋嫌朱墨倦,騰舉已為晚。
慎勿思山林,山林付愚孱。
他并不懷疑自己擁有神駿的才華,雖然他的耳朵有些困倦,但他仍然堅持在皁棧(指黑色的書案)前學習。他和我們一樣,碌碌無為,但他仍然虛心地向他人致敬。他不嫌棄紅墨(指文人的生活),但他已經沒有機會再騰舉飛升。他告誡自己不要再思考山林的生活,因為那已經成為了愚昧和軟弱的象征。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他通過描繪江邊的老人,表達了自己對物質追求的超越和對內心世界的重視。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