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景仁夜讀試卷 / 作者:司馬光 |
安前宮燭墮花頻,滿目高文妙入神。
勇氣先登勢無敵,巧心后發語尤新。
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
愚魯自非憑驥發,昆山千里到無因。
|
|
和景仁夜讀試卷解釋:
《和景仁夜讀試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讀試卷時的心境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安前宮燭墮花頻,
滿目高文妙入神。
勇氣先登勢無敵,
巧心后發語尤新。
好賢何啻三薰貴,
求寶方知百汰真。
愚魯自非憑驥發,
昆山千里到無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夜晚讀試卷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一種對學問和才華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燭光頻繁熄滅的情景,暗示了作者讀書時的專注和投入。滿目高文妙入神,表達了作者對試卷中高深文辭的贊嘆和欣賞。
接著,詩中提到勇氣先登勢無敵,巧心后發語尤新。這句表達了作者認為勇氣和決心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而巧妙的表達和言辭則能使語言更加新穎和有趣。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才華和品德的珍視和推崇。作者認為真正的賢人和寶物都需要經歷考驗和篩選,才能顯現出其真正的價值。
最后兩句詩,愚魯自非憑驥發,昆山千里到無因,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智的懷疑和對遠大目標的無奈。作者認為自己的愚魯并非憑借出色的才華可以改變,而昆山千里的目標卻無法實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讀試卷的情景,表達了對學問和才華的贊美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身才智和遠大目標的思考和無奈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