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 / 作者:司馬光 |
皂蓋五驊騮,今來異昔游。
簞壺交里舍,饒吹下瀛洲。
壽酒行當舉,歸鞭不可留。
春光久相待,先在錦江頭。
|
|
送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解釋:
《送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皂蓋五驊騮,今來異昔游。
簞壺交里舍,饒吹下瀛洲。
壽酒行當舉,歸鞭不可留。
春光久相待,先在錦江頭。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送別才元守廣軍歸成都覲省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才元騎著五匹黑色的駿馬,與司馬光一同游歷異域。他們在旅途中交換簞食和壺酒,享受著美好的風景和自由自在的心情。然而,盡管才元歸程將至,司馬光卻不舍得離別,但他明白歸程不可延誤,因此他鼓勵才元早日歸去。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離別的感傷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友人的離別場景,展現了友情的珍貴和離別的無奈。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
首先,詩中提到了皂蓋五驊騮,形容才元騎著五匹黑色的駿馬。這一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才元的威風和豪情。
其次,簞壺交里舍,饒吹下瀛洲。簞和壺是古代的食物和飲具,這里象征著友人之間的互相分享和交流。瀛洲是神話中的仙境,這里用來形容旅途中的美景和愉悅的心情。
再次,壽酒行當舉,歸鞭不可留。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才元歸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壽酒象征著長壽和幸福,行當舉表示舉杯祝福。歸鞭不可留則表明作者希望才元早日歸去,不要耽誤歸程。
最后,春光久相待,先在錦江頭。這句表達了作者與才元相伴的時光已經很長,而他們的離別卻發生在錦江頭。錦江是成都的一條著名河流,這里象征著才元歸程的起點。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離別的感傷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