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作者:李白 |
何處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搖積雪,猿影掛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歸棹移。
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
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
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
|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解釋: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是李白所作的兩首詩。詩中寫到作者在夜晚游覽秋浦白笴陂的景色和自己的思念之情。
詩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何處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搖積雪,猿影掛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歸棹移。
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
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
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詩的詩意是描繪了作者在秋天夜晚游覽白笴陂的景色以及他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首句寫到了作者不知道到哪里去,但是夜晚的月亮照亮了白笴陂的景色。山光搖蕩著積雪,猿影掛在寒冷的樹枝上。但是作者擔心美景會很快消逝,所以讓小船返航。人們的到來帶來了歡樂心情,但在這個地方也引發了相思之情。
第二首描繪了夜晚白笴陂的景色,作者的長嘯回蕩在溪谷中,清冽的山谷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魚和龍在陂水中游動,到處都是漣漪。一輪明月飛到碧云中,仿佛是從天上借來的。然而,故鄉的情景無法看到,心情如斷腸般,只能向西望著。
這首詩以作者的旅行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詩中運用了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白笴陂的景色,同時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中國古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