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溧陽宋少府陟 / 作者:李白 |
李斯未相秦,且逐東門兔。
宋玉事襄王,能為高唐賦。
常聞綠水曲,忽此相逢遇。
掃灑青天開,豁然披云霧。
葳蕤紫鸞鳥,巢在昆山樹。
驚風西北吹,飛落南溟去。
早懷經濟策,特受龍顏顧。
白玉棲青蠅,君臣忽行路。
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
|
贈溧陽宋少府陟解釋:
《贈溧陽宋少府陟》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斯未相秦,且逐東門兔。
宋玉事襄王,能為高唐賦。
常聞綠水曲,忽此相逢遇。
掃灑青天開,豁然披云霧。
葳蕤紫鸞鳥,巢在昆山樹。
驚風西北吹,飛落南溟去。
早懷經濟策,特受龍顏顧。
白玉棲青蠅,君臣忽行路。
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詩意:
《贈溧陽宋少府陟》表達了李白對宋少府陟的敬意和贊賞之情。詩中描繪了陟才華橫溢、經濟才能卓越的形象,將他比作宋玉,寄托了詩人對他未來前途的美好祝愿。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李白特有的豪情和曠達,以及對才人的贊美之情。詩的前四句表達了李白追尋才華的決心和對陟的贊許。接著,詩人以詩人宋玉來贊美陟的才華,并稱贊他能在高唐地區作賦,顯示出他的卓越才能。然后,詩人突然與陟相遇,把這次相遇比作匯聚了綠水和曲的美景,在這次相遇中感受到了豁然開朗的感覺。緊接著,以紫鸞鳥巢在昆山樹的形象,表達了陟的才華之高、地位之貴。然后,詩人又用風吹滅了鳥的羽毛來形容陟的去向,表示陟將飄洋過海,去往更遠的地方。再后面,詩人表達了對陟早日受到朝廷重視的期望和祝福。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中感受到義分和分別的感慨,表示愿望將來能夠重聚。整首詩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陟的贊揚和祝福之情,充滿了豪邁和暢達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