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 榆 / 作者:蘇轍 |
秋風一何厲,吹盡山中綠。
可憐凌云條,化為樵夫束。
凜然造物意,豈復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問直與曲。
青松未必貴,枯榆還自足。
紛然落葉下,蕭條愧華屋。
|
|
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 榆解釋:
中文譯文:
秋風何其凜冽,吹盡了山中的綠色。可憐的凌云條,現在已經被砍伐成了樵夫的柴束。大自然的創造者是那么高傲,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單獨的一棵樹上。站在這里,無論是平坦還是崎嶇的土地,都是一樣的。青松樹未必比其他樹更貴重,而枯榆樹也足以自給自足。現在樹葉紛紛飄落,蕭條的景象讓華麗的建筑物感到慚愧。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種自然美景下的哲學思考,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在秋風中,山中的綠色被吹得無影無蹤,凌云條也不再是高大的樹木,而變成了普通的柴束。作者通過這種自然景象,表達出對大自然創造者的崇敬和敬畏。他認為自然的創造者高傲而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單獨的一棵樹上。作者反思人類應該如何看待自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人類自身的利益。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蘇軾深厚的哲學素養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借助自然景象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通過這種思考和感悟,對人類的行為和態度提出了反思和警醒。作者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吹盡山中綠”、“化為樵夫束”、“不問直與曲”等等,讓讀者產生視覺和感性的聯想,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此外,詩中對自然和人類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人類的自省,具有思想性和價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