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 作者:蘇轍 |
明月出東墻,萬物含余姿。
孤蟬庇繁蔭,眾鳥棲高枝。
解衣適少事,捫腹知亡奇。
朝與群動作,莫復何所為。
此時不自有,日出還受羈。
|
|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解釋: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月出東墻,
萬物含余姿。
孤蟬庇繁蔭,
眾鳥棲高枝。
解衣適少事,
捫腹知亡奇。
朝與群動作,
莫復何所為。
此時不自有,
日出還受羈。
譯文:
明亮的月亮從東墻升起,
萬物都顯露出各自的姿態。
孤獨的蟬躲在茂密的樹蔭下,
眾多的鳥兒棲息在高高的樹枝上。
解開衣服,適度地放松自己,
觸摸著自己的腹部,體會到生命的奇跡。
早晨,人們和群體一起行動,
不再有什么特殊的事可做。
此時此刻,我無法自主,
太陽升起,我又回到了束縛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蘇轍的思考和感慨。明亮的月亮、各種萬物在夜晚中展現出各自的美麗形態,暗示著世界的多樣性和生命的豐富。孤獨的蟬和眾多的鳥兒分別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棲息地,展現了生命的智慧和適應力。
接下來,詩人通過解衣和捫腹的動作,表達了對身體和生命的關注和思考。解衣適少事的意象暗示了適度的放松和順應自然的重要性,捫腹知亡奇則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慨和珍惜。這些意象揭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呼喚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反思自己的內心和身體。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此時的無奈和困擾。朝與群動作,莫復何所為,暗示了在日常的操勞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和意義。此時此刻,雖然看到了美麗的景色,但作者感到自己無法自主,再次受到了束縛。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自由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的反思和感慨引發讀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呼喚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狀態,尋找內心的自由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