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絕句二首 / 作者:蘇轍 |
亂山環(huán)合疑無路,小徑縈回長傍溪。
仿佛夢中尋蜀道,興州東谷鳳州西。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鋪草不曾消。
睛寒不及陰寒重,攪篋猶存未著貂。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絕句二首解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絕句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兩首絕句詩。以下是對這兩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1. 亂山環(huán)合疑無路,小徑縈回長傍溪。
仿佛夢中尋蜀道,興州東谷鳳州西。
中文譯文:
混亂的山巒環(huán)繞,讓人懷疑是否有路可行,小徑蜿蜒回旋,長時間靠近溪流。
宛如夢中尋找蜀道,從興州東部的谷地到鳳州西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路蜿蜒曲折的景象。作者通過描繪亂山環(huán)合的景象,表達了行路艱難、迷失方向的感受。小徑蜿蜒回旋,長時間靠近溪流,給人以一種迷幻的感覺,仿佛在夢中尋找著蜀道。蜀道在中國文學中象征著艱險和未知,而興州和鳳州則代表著東西兩個方向。整首詩以山水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在外使命途中的困惑和迷茫之情。
2.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鋪草不曾消。
睛寒不及陰寒重,攪篋猶存未著貂。
中文譯文:
太陽的光芒映照著山地,剛剛到達地面,雪花覆蓋著草地從未融化。
陽光的寒冷不及陰寒的重,袋子里的東西還未取出貂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日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陽光照射下的山地和覆蓋在地面上的雪花。太陽的光芒剛剛照到地面,雪花還未融化,給人一種寒冷而清新的感覺。陽光的寒冷與陰寒相比不算很重,表達了作者對陽光的溫暖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還未使用的貂皮,暗示了他對歸家的期盼和對舒適生活的向往。
這兩首詩都是蘇轍在奉使契丹途中的創(chuàng)作,通過山水景象和自然元素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對歸家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比來凸顯旅途的艱難和對溫暖舒適的渴望。整體上,這兩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蘇轍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和對人生旅途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