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園中所有十首 / 作者:蘇轍 |
牽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開花荒榛上,不見細蔓身。
誰翦薄素紗,浸之青藍盆。
水淺浸不盡,下余一寸銀。
嗟爾危弱草,豈能凌霜晨。
物性有稟受,安問秋與春。
|
|
賦園中所有十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賦園中所有十首》,是一首描寫園林景色的詩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牽牛非佳花,
走蔓入荒榛。
開花荒榛上,
不見細蔓身。
誰翦薄素紗,
浸之青藍盆。
水淺浸不盡,
下余一寸銀。
嗟爾危弱草,
豈能凌霜晨。
物性有稟受,
安問秋與春。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園中景物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牽牛花的觀察和感慨。詩中描述了一株牽牛花的生長情況,牽牛花的蔓枝蔓延到了荒蕪的灌木叢中,開花卻難以尋覓到細蔓的身影。另外,詩中還描繪了有人將薄素紗浸入青藍盆中,但水淺無法完全浸濕紗布,只有一寸銀色的部分被浸濕。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弱小的花草的感慨,質問它們能否經受住寒霜的侵襲,以及探討物性受天時地利的影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園中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思考。通過描寫牽牛花的成長環境,詩人表達了對生命力脆弱的草木的關注和同情。他用浸水無盡的青藍盆與浸濕一寸的銀色紗布形成對比,強調了草木脆弱性和生命的脆弱性。詩人提問危弱的花草能否在寒霜的清晨中生存,也探討了物性受到環境的制約,冬天和春天的差異。整首詩通過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微小生命以及物性與環境關系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