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州五詠 東湖 / 作者:蘇轍 |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李勃隱居廬山,泉石奇勝,今棲賢寺其故居也。
〉及為九江太守始營東湖,風物可愛。
|
|
江州五詠 東湖解釋:
《江州五詠 東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他在廬山讀書時,郡治廬山下的景色。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讀書廬山中,
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
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
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
亂石驚湍瀉。
中文譯文:
在廬山中讀書,
在廬山下任郡治。
平靜的湖水浸潤山腳,
云峰與虛榭相對。
紅蓮花紛紛欲落,
白鳥時常從天降臨。
仍然思念隱居的美好,
混亂的石頭驚動湍急的水流。
詩意和賞析:
《江州五詠 東湖》描繪了蘇轍在廬山讀書時的景色,以及他擔任九江太守時修建東湖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廬山的山水景色,表達了蘇轍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直接點明了蘇轍的身份和所處的環境。他在廬山這樣的名山之中讀書,而郡治則設在廬山的腳下,這里的環境應該更為平靜和宜人。
接下來的兩句"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描繪了湖水平靜地流淌在山腳之間,而云峰則與虛榭(指廬山上的建筑物)遙相呼應。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以寧靜、和諧的感覺。
接著的兩句"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通過描繪紅蓮花的凋謝和白鳥的飛落,暗示了季節的更迭和自然界的變化。紅蕖的凋零和白鳥的降臨讓人感受到了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界的生命力。
最后兩句"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表達了蘇轍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他仍然思念著隱居的美好,而亂石驚動湍急的水流則象征著現實世界的紛擾和變化。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廬山和東湖的景色,并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蘇轍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詩中融入了人與自然的情感共鳴,以及對寧靜、和諧生活的追求,展示了蘇轍細膩而深邃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