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 作者:蘇轍 |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文成劇翻水,賦罷有余燭。
連收領底髭,未耗髀中肉。
飛騰困中路,黽勉啄場粟。
歸來九江上,家有十畝竹。
一官粗包裹,萬卷中自足。
還如白司馬,日聽杜鵑哭。
我來萬里外,命與江波觸。
罪重慚故人,囊空仰微祿。
已為達士笑,尚謂愚者福。
米鹽日草草,奔走常碌碌。
尺書慰貧病,佳句爛圭玉。
多難畏人知,胡為強題目。
徂年慕桑梓,歸念寄鴻鵠。
但愿洗余愆,躬耕江一曲。
共居天地間,大類一間屋。
推排出高下,何異車轉轂。
死生本晝夜,禍福固倚伏。
誰令塵垢昏,浪與紛華逐。
譬如薪中火,外照不自燭。
感君探至道,勸我減粱肉。
虛心有遺味,實腹不須粟。
芬敷謝桃杏,清勁比松竹。
息微知氣定,睡少驗神足。
胡為嗜一飽,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異,不受腥腐觸。
可憐山林姿,自縛斗升祿。
君看出世士,肯屑世間福。
寧従市井游,與眾同碌碌。
不愿束冠裳,腰金佩鳴玉。
斯人今何在,未易識凡目。
恐在廬山中,飛翔逐黃鵠。
試用物色尋,應歌紫芝曲。
百病侵形骸,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輻與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遠,后躡愈難逐。
將炊甑中飯,未悟窗下燭。
聰明役聲形,口腹嗜魚肉。
塵泥翳泉井,荊棘敗禾粟。
未知按妙指,漫欲理絲竹。
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
達觀等存亡,世欲強歌哭。
確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觸。
順忍為裳衣,供施謝榮祿。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眾皆指庸庸,自顧非碌碌。
愧君詩意厚,桃李報瓊玉。
舉網羅眾禽,有獲非一目。
喧啾定無用,要自取黃鵠。
君看大方家,慎勿留一曲。
治生非所長,兒女驚滿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載朱轂。
因緣掛罪罟,未許即潛伏。
空余讀書病,日與古人逐。
老妻憐眼昏,入夜屏燈燭。
上官念貧窶,時節饋醪肉。
衰年類蒲柳,世事劇麻粟。
數日望歸田,寄語先栽竹。
文章亦細事,勤苦定何足。
君詩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無即墨巧,不解火牛觸。
自非太學生,彫琢事干祿。
安心已近道,閉口豈非福。
胡為調狂祠,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詩雖云好,未免亂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鴻鵠。
摩詰非不言,遺韻寄終曲。
|
|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解釋: 過去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頂。
清晨拖著鞋超過,不管車攻擊車。
時有江南生,能讓許多人穿。
同輩害怕鋒銳,兄弟重新追逐。
文成劇翻水,賦罷有余燭。
連收領底胡須,沒有減少大腿上的肉。
飛騰困中的路,努力啄場糧食。
回家九江上,家有十畝竹子。
一級粗包裹,萬卷中自我滿足。
回到白司馬,每天聽杜鵑哭。
我來萬里之外,命令和江水觸。
罪重慚愧所以人,囊空仰微祿。
已經是通達事理的人笑,還對我的祝福。
米鹽天草草,經常忙忙碌碌奔波。
書信慰問貧困,佳句爛圭玉。
多難害怕別人知道,為什么強大題目。
到年慕故鄉,把思念寄托天鵝。
但愿洗多錯誤,親自耕作江一曲。
共同居住在天地間,大像一間屋子。
推排出高低,為什么不同的車轉轂。
生死本晝夜,禍福固轉化。
誰讓塵?;?,波浪與繁華驅逐。
就像柴中火,外照不從蠟燭。
感謝你掏到道,勸我減美味佳肴。
虛心有遺味,實腹不需要糧食。
芬鋪謝桃杏,清勁比松竹。
息稍微知道氣定,睡少證明神足。
為什么喜歡吃個飽,因為讓百神哭。
要知道丹砂一樣,不接受腥腐觸。
可憐山林姿態,自縛微薄俸祿。
你看出世人,肯屑世間幸福。
寧愿跟隨市場游,與眾人一樣忙忙碌碌。
不愿意把衣服,腰金佩玉鳴玉。
這些人現在在哪里,不容易認識所有目。
恐怕在廬山中,飛翔追逐黃天鵝。
試用色尋,應歌紫芝曲。
疾病侵襲身體,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點空,采用輻和轂。
忽然像丹砂跑,不接受所有火伏。
前瞻已經不遠,后來登越難驅逐。
將飯甑中吃飯,沒有領悟到窗下蠟燭。
聰明戰聲形,肚子吃魚肉。
泥漿覆蓋泉井,荊棘敗壞的糧食。
不知道按妙手指,漫想理樂隊。
廬山多為黑色,賓客禮白腳。
達觀等存亡,世人想強迫歌哭。
確實金石心,不害怕蚊子撞。
順從忍耐為衣裳,供施謝榮祿。
真人我自己有,渡海笑徐福。
大家都指著說平庸,看自己不是庸碌之輩。
愧君詩很好,桃李報瓊玉。
舉網羅眾禽,有獲得的不是一只眼睛。
喧整日確定沒有使用,要自己拿天鵝。
你看大正在家,千萬不要留下一曲。
治生不是長處,女人感到滿屋子。
作官又迂腐疏闊,不希望載朱毅。
因緣掛法網,不答應就隱藏。
空多讀書病,每天與古人追逐。
老妻子可憐眼昏,到了半夜屏風燈蠟燭。
上司想到貧窮,時節饋送醪肉。
衰年類蒲柳,時事劇麻粟。
幾天希望回家,在對先栽竹。
文章也是小事,勤苦定什么。
君詩四相攻,想看守城哭。
慚愧沒有即墨技巧,不脫火牛觸。
自己不是學生,雕琢事干祿。
安心已經接近道,閉上嘴巴難道不是福。
胡為調狂祠,玉石相落石塊。
肚子里抱著朱砂,舌下沖刷著白玉。
作詩雖是好,沒有避免亂心眼睛。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天鵝。
摩詰不是不說,遣韻寄到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