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崇里觀居 / 作者:白居易 |
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
蕭颯風雨天,蟬聲暮啾啾。
永崇里巷靜,華陽觀院幽。
軒車不到處,滿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隱豈長遠,至道在冥搜。
身雖世界住,心與虛無游。
朝饑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凍與餒,此外復何求。
寡欲雖少病,樂天心不憂。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頭。
|
|
永崇里觀居解釋:
《永崇里觀居》
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
蕭颯風雨天,蟬聲暮啾啾。
永崇里巷靜,華陽觀院幽。
軒車不到處,滿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隱豈長遠,至道在冥搜。
身雖世界住,心與虛無游。
朝饑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凍與餒,此外復何求。
寡欲雖少病,樂天心不憂。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頭。
中文譯文:
季夏時節,氣溫開始減弱。
微涼的風雨天,黃昏時分蟬鳴不斷。
永崇里巷靜如水,華陽觀院幽靜寧謐。
車馬很少經過,滿地上的槐花宛如秋天。
光陰荏苒,世事本來就是悠悠。
何必等到年老,才能悟出虛浮的無用之意。
真正的隱士又怎能長存,至道就在默默搜尋之中。
盡管生活在塵世間,心靈卻自由自在地游蕩于虛無之中。
早晨饑腸轆轆時,有蔬菜可供食用;夜晚寒冷時,有布裘取暖。
幸免于寒冷和饑餓之苦,除此之外還有何求。
縱然欲望不多,不易生病,快樂守歲心無憂。
如何能明白自己的志向,周易就擺放在床頭之上。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繪了他在永崇里觀居的生活情景。詩人通過描寫夏季漸漸涼快的氣候和靜謐的生活環境,表達了自己追求寧靜和返璞歸真的愿望。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夏日溫涼的感覺和生活在靜謐環境中的悠閑自在。詩中的槐花是夏至時開花的代表,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詩人借夏季漸涼的氣候和安靜的環境,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冷落和對人生虛浮的領悟。他認為真正的隱士生活是短暫的,真正的至道只能在默默搜尋中找到。
詩人通過對自己生活狀況的描寫,表達了寡欲而樂觀的心態。他因擁有蔬菜食品和布裘而感到滿足,對寒冷和饑餓免疫,不再追求其他物質享受。
最后,詩人借周易擺在床頭的形象,表示自己明了自己的志向,并為此而高興和驕傲。這首詩以淡雅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居所和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寧靜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