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 / 作者:蘇轍 |
枯萼鱗皴不復堅,重重正似半開蓮。
曾經樵舍磚爐見,未許邦君畫合然。
|
|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解釋: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枯萼鱗皴不復堅,
重重正似半開蓮。
曾經樵舍磚爐見,
未許邦君畫合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朵松花的形象。詩人觀察到這朵松花,它的花瓣已經干枯、皺縮,不再堅固。花瓣疊疊重重,仿佛半開的蓮花。詩人曾經在樵舍的磚爐旁看到過這樣的松花,但它并沒有被邦君畫下來,只是留在了詩人的記憶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朵松花的形態和變化,展現了詩人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能力。詩人通過對松花的描寫,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變幻無常的主題。松花的枯萎和花瓣皺縮,象征著歲月流轉,一切都會逝去。而松花疊疊重重,又給人以希望和生機的感覺,正如半開的蓮花,暗示著生命中的潛力和美好。詩人通過對松花的對比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和感慨。
詩人提到自己在樵舍的磚爐旁見過這樣的松花,但并未被邦君畫下來。這一句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己的無奈和遺憾之情。詩人用簡潔的語言,點出了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并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松花的描寫,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變幻無常的主題,以及對美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人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自己的觀察和感悟,讓讀者在細膩而深刻的描寫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