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雨 / 作者:蘇轍 |
云低氣尚濁,雨細泥益深。
經旬勢不止,晚稼日已侵。
閑居賴田食,憂如老農心。
堆場欲生耳,棲畝將陸沉。
常賦雖半釋,雜科起相尋。
兇年每多暴,此憂及山林。
號呼天不聞,有言不如喑。
愿見云解脫,秋陽破群陰。
|
|
久雨解釋:
《久雨》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低氣尚濁,雨細泥益深。
經旬勢不止,晚稼日已侵。
閑居賴田食,憂如老農心。
堆場欲生耳,棲畝將陸沉。
常賦雖半釋,雜科起相尋。
兇年每多暴,此憂及山林。
號呼天不聞,有言不如喑。
愿見云解脫,秋陽破群陰。
詩意:
《久雨》這首詩描述了長時間不停的雨水給農民帶來的困擾和憂慮。詩中描繪了烏云低垂、空氣渾濁,雨水細密而不停,使得泥土越發濕深。雨水連綿不斷,已經經過了十天,晚稻已被水浸泡,形勢愈發緊迫。詩人把自己比作依賴田地謀生的老農,他的憂慮與老農的心情相似。田間的堆積物已經浸泡得快要生長出耳朵來,農田也即將沉沒。盡管蘇轍常常寫作以忘卻憂愁,但是各種煩擾卻接連不斷地找上門來。每當兇年暴雨頻頻,這種憂慮也波及到山林之中。詩人呼喊著,但天空卻聽不到他的聲音,有些言語不如沉默。他渴望看到云彩散去,秋陽破開烏云。
賞析:
《久雨》這首詩以蘇轍獨特的寫景手法,深情地描繪了連綿的雨水給農田和農民帶來的困境和憂慮。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低垂的烏云、渾濁的空氣、細密的雨水和被水浸泡的農田,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雨水帶來的壓迫感和憂慮情緒。詩人通過將自己比作老農,將普通農民的生活境遇與自己的心境相結合,展現了對自然環境的深切關懷和對農民命運的同情。詩人的呼喊和愿望表達了對雨水的疲憊和對晴朗天氣的渴望,同時也寄托了對困境的解脫和希望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觀察和真摯感受,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憂愁和渴望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