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嵩山十首 石徑 / 作者:蘇轍 |
蒼壁上參天,微徑隨流水。
聱牙石齒亂,紛薄黃葉委。
牽攀不得上,顛仆幾將止。
勉強終此行,更老知難至。
|
|
登嵩山十首 石徑解釋:
《登嵩山十首 石徑》是蘇轍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徑
蒼壁上參天,微徑隨流水。
聱牙石齒亂,紛薄黃葉委。
牽攀不得上,顛仆幾將止。
勉強終此行,更老知難至。
中文譯文:
石徑
青山峭壁聳入云霄,狹小的小徑沿著溪水彎曲。
嵩山上石頭參差錯落,枯黃的葉子紛紛飄落。
攀援而上無法前進,多次跌倒才勉強停下。
勉力完成這次攀登,意識到年歲的增長使困難更加明顯。
詩意:
這首詩以蘇轍登上嵩山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陡峭的石徑,表達了攀登險峻山峰的艱難與困苦。山勢陡峭,石徑狹小,溪水蜿蜒流淌,形成了一幅壯美的自然景觀。蘇轍描寫了石徑上錯落不齊的石頭,象征著攀登過程中的阻礙和挑戰。黃葉紛飛,更凸顯了秋季的孤寂和歲月的無情。詩人發現自己在攀登過程中屢次跌倒,但最終還是勉力完成了登山的旅程,意識到年歲的增長使攀登變得更加艱難,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攀登嵩山的困難和對年歲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將人與自然相結合,以表達人生的挑戰和成長。嵩山作為中國的名山之一,象征著艱難險峻的攀登,也寄托了人們對于追求卓越和突破自我的意愿。詩人通過描寫陡峭的石徑、流淌的溪水、紛飛的黃葉,以及跌倒和勉強前行的經歷,表達了攀登過程中的坎坷與努力。最后,詩人意識到年歲的增長使攀登變得更加困難,但他仍然堅持完成了這次攀登,體現了對挑戰的勇敢面對和珍惜每一次努力的態度。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抒發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