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 / 作者:蘇轍 |
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推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
|
|
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解釋:
《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是蘇轍的作品,描述了游覽廬山山陽地區(qū)時參觀歸宗寺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來聽歸宗早晚鐘,
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
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推一山甲,
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
巖谷相連更幾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
云有墨池在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游覽廬山山陽地區(qū)時參觀歸宗寺的情景。他描述了一系列景觀,通過這些景觀來表達他對佛教寺廟的贊美和景色的賞析。
首先,他提到了“歸宗早晚鐘”,暗示他在清晨或傍晚時分來到歸宗寺,準備傾聽寺廟的鐘聲。這一景象表現(xiàn)了他對佛教文化的興趣和敬意。
接下來,他描述了紫霄峰,以及疲勞的他懶散地爬上峰頂。這表明他游覽山陽地區(qū)已久,疲憊但心情愉悅。他用“紫霄峰”這個詞來形容山峰的高聳,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蘇轍描繪了墨池和白塔。墨池是指寺廟中的池塘,用墨汁涂抹池中的石頭,使其看起來像是墨池中的石塊。白塔則是指寺廟中的塔樓,微微隱約地分布在嶺上的松樹之間。這些景物的描繪增添了寺廟的神秘感和莊嚴感。
接下來,蘇轍提到佛宇和僧廚,形容佛教寺廟的規(guī)模和氛圍。他說佛宇爭推一山甲,意味著寺廟的規(guī)模宏大,競相崇敬。僧廚坐待十方供,表明僧人們在廚房等待著來自十方信眾的供奉。這些描寫展現(xiàn)了寺廟作為宗教場所的重要性和繁忙的活動。
最后,蘇轍表示他想要游覽山陽地區(qū)的其他寺廟,他說這些寺廟相互連接,層層疊疊。這表明山陽地區(qū)有許多寺廟,形成一個復雜的寺廟群落。他提到這些寺廟是“此寺王逸少所置”,暗示這些寺廟是王逸少(一位文人)所建立的。
總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山陽地區(qū)的景觀和寺廟活動,表達了對佛教文化的贊美和對廬山山景的賞析。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約的意象,展現(xiàn)了寺廟的莊嚴和山景的壯麗,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悠遠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