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子瞻游百步洪 / 作者:蘇轍 |
城東泗水平如席,城頭遠山銜落日。
輕舟鳴櫓自生風,渺渺江湖動顏色。
中洲過盡石縱橫,南去清波頭盡白。
岸邊怪石如牛馬,銜尾舳艫誰敢下。
沒人出沒須臾間,卻立沙頭手足干。
客舟一葉久未上,吳牛回首良間關。
風波蕩潏未可觸,歸來何事嘗艱難。
樓中吹角莫煙起,出城騎火催君還。
|
|
陪子瞻游百步洪解釋:
《陪子瞻游百步洪》是蘇轍(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陪伴子瞻游覽百步洪,
城東的泗水像一張鋪蓋,
城頭遠山托著落日。
輕舟鳴動船槳自生風,
江湖浩渺波色變幻。
中洲過盡石縱橫,
南去清波頭盡白。
岸邊奇特的怪石像牛馬,
拖尾的船只誰敢下去。
沒有人出沒,片刻之間,
卻站在沙灘上,手腳干燥。
客舟一葉久未登上,
吳牛回首,憂心關隘。
風浪蕩滌仍無法觸及,
歸來的路上何事曾厄難。
樓中吹角不要升起煙,
城外的火焰催促君歸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與子瞻一起游覽百步洪的景象。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船只行駛的描繪,表達了大自然的壯美和變幻多姿。蘇轍通過描寫江湖奇石、波浪起伏、船只行駛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礴和壯觀,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曲折。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江湖的壯美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首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繪,通過描述泗水平如席、遠山銜落日等,生動地展現了景色的壯麗和變幻。其次,蘇轍用輕舟鳴櫓的場景以及江湖動顏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江湖的奇妙世界,讓人感受到其中的風起浪涌和變幻無常。同時,詩中的奇石和船只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壯美的畫面。
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轍轉而描述了歸途中的難題和厄運。他描繪了客舟久未上岸、吳牛回首憂心關隘的情景,表達了人生旅途中的困難和挫折。最后兩句“樓中吹角莫煙起,出城騎火催君還”,則是以火焰催促歸還的場景,象征著離別之情和歸宿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生旅途的描繪,表達了蘇轍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以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營造出壯麗的景色和人生的曲折,給人以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