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毛君州宅八詠 翠樾亭 / 作者:蘇轍 |
一夜飛霜點綠苔,曉庭黃葉掃成堆。
檐間翠樾雕疏盡,卻放墻東好月來。
|
|
和毛君州宅八詠 翠樾亭解釋:
詩詞:《和毛君州宅八詠 翠樾亭》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一夜飛霜點綠苔,
曉庭黃葉掃成堆。
檐間翠樾雕疏盡,
卻放墻東好月來。
中文譯文:
一宿之間,霜雪飄飛,點綴在綠色的苔蘚上,
清晨時分,庭院中黃色的落葉堆積如山。
屋檐之間的翠綠樹影,雕刻得稀疏盡致,
而在墻東邊,一輪明亮的月亮正徐徐升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寫給朋友毛君州的一組八首詩中的其中一首,描繪了毛君州宅院中翠綠樾樹的情景。
詩人用冷峻的冬霜和暖色的落葉對比,形象地描繪了一宿間的氣候變化。霜雪點綴在綠苔上,呈現出一種冷冽而美麗的景象。而黃葉堆積如山,展示出秋天的離愁和凋零之感。
詩中提到的翠樾亭,指的是宅院中的一座亭子,檐間的翠綠樹影在雕刻上已經稀疏到盡頭,可能是因為霜雪的侵襲或者冬天的凋零而使得樹葉凋落殆盡。
然而,詩人卻敘述了墻東邊的一輪好月光。這輪明亮的月亮既可以被看作是對詩人情感的寄托,也可以被視為詩人對自然的贊美。月亮的出現給了整個景象一絲溫暖與寧靜,使得詩人在凄涼蕭瑟的環境中仍能找到一絲安慰和希望。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傳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起伏的感慨。霜雪和落葉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變化,而墻東邊的好月光則象征著希望和不變的美好。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與思索的氛圍。
|
|